“臣在河套地区的时候,就曾思考过这个问题,无论是漠南还是漠北,怎么才能解决我汉人近千年来都无法解决的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问题?

        如果只是让蒙古人臣服,恐怕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如之前一样反抗大明。

        若是能将漠北、漠南治理的如同我大明百姓一般,就会解决这个历代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然而,治理漠北所耗之巨,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恐怕会是徒劳无功。”袁崇焕一边认真的说,一边摇头,像他也很难找出治理漠北的办法。

        此前内蒙河套的治理,就证明了,单纯的依靠建立城池、迁入百姓是非常难得。

        北方不比南方,南方并无大敌,北方却会连年遭受战乱,如果没有合适的政策,一旦出乱,几十年作出的努力有可能就会付之一炬。

        漠北、漠南之大,光是人力物力所耗费的将是天文数字,对于大明来说,弊大于利,这是袁崇焕心中的想法,也是大明百官心中的想法。

        不过袁崇焕对此也是一直在思索,是否可以让漠北蒙古成为大明的屏障,抵御来自北方的袭扰。

        如果是之前的崇祯,可能对于治理漠北连一点兴趣也没有,但现在的朱由检就不一样,他可是知道清朝治理下的漠北,二百多年来蒙古各部落不仅成为了清朝的屏障,还对清朝忠心耿耿。

        这些天来,崇祯也在思考之前治理内蒙的失败,单纯的迁入汉民是不行的,首先要保证的是和平以及游牧民族对大明的认同感。

        想到这里,他继续说道:“朕打算以蒙古人来治理漠北,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成为大明的民众和屏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