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弗扬了扬眉毛,看来对他的潜台词完全心领神会,她无声地笑了笑,并没有居功,而是谦虚地说道,“事实上,罗伯特,说了也许你不相信,在当时会说那句话,其实也是一种直觉,我也没有想到迪克真的会去触碰这本书的版权,按照常理来说,他本不该这么急躁,至少会等到年后再说。”
看着她甜美的笑靥,罗伯特竟然有种不知道是否该相信她的感觉——如果说以前罗伯特自忖相当了解这个传奇女星(不管媒体怎么把她说得神乎其神)的话,那么现在,他不敢再这么认为了,甚至有种排斥细想,不愿猜疑的感觉——猜疑,就意味着怀疑珍妮弗对自己有敌意,而如果肯定了珍妮弗对自己有敌意的话……
罗伯特摇了摇头,不敢再往下想,他口中有种苦涩的感觉:虽然不愿对自己承认,但他亦无法完全埋没那种恐惧的感觉——想到珍妮弗可能和他为敌时泛起的,恐惧的感觉……
“我认为里奇最终把《火星上的约翰.卡特》还给大梦的可能很小,罗伊不会允许他这么做的,这等于是在毁坏本部最后的一点尊严。”他打起精神地说道,“所以这方面的事我们无需插手,集中注意力来讨论《oz》吧,在里奇上任之前,我想把整件事确定下来,让《oz》的主要工作完全由大梦负责,本部这边只负责配合发行,当然,这必须得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oz》必须大卖——最好是口碑也爆……”
他严厉地注视着珍妮弗,试图传递出压迫感——但又有些怀疑珍妮弗是否还会受到他的压迫,自从《饥饿游戏》事件以来,这种失控的感觉一直贯穿在他和大梦的相处中,罗伯特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有点‘hold不住’了……
“珍妮弗,我必须得到你的亲口保证,”他强调地说道,努力维系着自己的权威感,不将忐忑透露分毫,而是尽数转化为对珍妮弗的压力,“在这部电影上,你可不能再犯和《九》一样的错误了——”
果然是《九》,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会回头咬她的屁.股……
无奈地微微一笑,珍妮再一次告诉自己: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阿凡达》就快上映了,现在的失控趋势很快就会被遏制,事实上,即使《九》的票房也和影评一样失利,也未必是件坏事,也许这样还更有戏剧效果……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罗伯特还是完全走在她铺设的这条道路上,不是吗?只要能确保《oz》的票房和口碑,2012年以后,迪士尼本部将不再会是问题……
确实,看到罗伯特深信不疑地和自己谈论着《oz》、‘里奇必须死’,夸奖着她对《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的使用,这一切的确让珍妮感受到了飘飘然的权力感与成就感,直到这一刻,她才能肯定,自己的确是在罗伯特和迪克之间玩了很漂亮的一手,把这两个饱经风霜的老家伙耍弄得就像是手心里的小提琴,她要他们怎么唱,他们就怎么唱,甚至连罗伊.迪士尼和里奇.罗斯,都在不自觉中沦为了大梦的一枚棋子——
《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就像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又像是中东问题里的耶路撒冷,它的存在,其实就是大梦对局面的一种引导和推动,也像是罗伯特和珍妮之间默契的一手:实际上,罗伯特在收购漫威以前就和珍妮谈论过这个项目,而当时的迪士尼本部根本无人注意到这部已有年头的科幻,正是珍妮非常肯定地告诉他,这个项目必定会血本无归,罗伯特才放弃了对它的念头,在此之前,他还想要主导推动这本的改编,把它作为迪士尼每年的几部大片之一呢。
既然打消了念头,罗伯特当然不会和别人继续谈起此事,但他对这本书的印象应该还是相当深刻的,珍妮在对迪克提起这本书的那一刹那,他当然就知道珍妮这是在给迪克挖坑了。而这个必败的项目,也因此成为了测试迪克的一条红线:以罗伯特掌握到的情况,当时的迪克应该不会在2010年以前买下版权,珍妮所说的‘等你到10年5月’,实际上可以翻译为‘看看你是不是一等漫威过门就动手,连3个月都等不了’,‘看看你是不是根本不信任罗伯特,一等漫威过门就要重新开战,逼迫罗伯特对付大梦’,而以这本‘珍妮弗亲口认证必爆’的版权,也是很香甜的鱼饵,确实能令迪克的态度明朗化,也能让罗伯特明白,他的爱将到底还是不是那么的服从,是不是唯他马首是瞻。所以,对于珍妮自作主张的布局,罗伯特并不会有太多的反感——虽然看似有些多事,有些对迪克的猜疑,但终究这也是为他着想,对于他本人并没有太多的坏处。
而从这一刻开始,罗伯特本人也坠入了局中:通过对迪克的精确解读,珍妮操纵着他,让他有了一个主动求去的体面结局(对迪克来说,他的离去的确是自己的选择,反而是罗伯特被他摆布),也让消极抵抗的迪克顺水推舟地配合她,给继任者挖了一个坑。而她给迪克划定的时间线‘等你到今年年底’,实际上则是给罗伯特挖的坑——当迪克提前买下版权的时候,罗伯特已经没有任何选择,必须立刻收拾了这个完全失控,甚至已经不可理喻,根本无法沟通的属下,否则,且不说在珍妮弗心里的威严形象是否会破灭,他甚至无法保证已经变成‘原.教.旨本部至上主义者’的迪克会不会对漫威收购案做出什么事来,这种发展思想上的冲突甚至比基于权位的冲突更尖锐,更不容怠慢,他不可能再等一年,只能在数个月的匆匆准备以后,出手把迪克拿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