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让你再上一次领奖台呢?会不会又是一届双奖呢?虽然这一次不是两个表演类奖项,但奥斯卡会否选择避嫌?这都是你在这一届竞争中的弱点,”很显然,哈维对于珍妮的冲奥局势也早有自己的分析,只是在珍妮拿出干货,摆明态度之前,他不可能会拿出来——他就是凭借这些犀利的专业意见,在好莱坞打开了自己的一片天,如此宝贵的财富他当然不会没事乱送人。“如果你持续使用怀旧这一招进行宣传的话,最后能否得奖的确还是未知数,当然,你的分析很对,怀旧的确是能激起评委对《梦露》的好感和共鸣,但它终究是一种私人的兴趣——在奥斯卡的公信力这种重要的大事跟前,很少有人会用兴趣凌驾正事,这是一种理直气壮的自私——维持奥斯卡的公信力,因此牺牲自己的私人好感,则是一种使命感,在使命感和自私之间,如果没有切身的私人利益做阻碍的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当个无私的好人,这是基本的人性。”
珍妮忍住做笔记的冲动,她轻声笑着说,“哈维,我已经感到我付出的咨询费物有所值了。”
她在谈论的当然不是纯粹的金钱——哈维和她交换了一个眼神,也露出了自信的微笑,他挪动了一下有些肥胖的身躯,继续说道,“当然,《梦露》现在喷发的关注度,让我们有很多的点可以选择来宣传、运作,怀旧只是其中一个而已,放弃它,我们还有很多别的选择,而且我们甚至不需要完全放弃它,只是需要重新做一些组合。”
他竖起一根手指,看似随意地说,“比如说……《梦露》是有史以来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影片之一,选择《梦露》可以让奥斯卡避免小众化、边缘化,奥斯卡始终都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寻找平衡,《梦露》应该受到奖励——这就是一条思路,用‘拯救奥斯卡’的使命感来对抗‘维持公信力’的使命感,这样,评委需要的是在两种无私之间进行选择,而这时候,因为怀旧激起的兴趣和好感,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这的确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思路,珍妮一边听一边点头,“我们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不过,这么做对pr的要求比较高,在和电影质量有关的话题上,评委很难受到外行人的影响,怀旧这个点较容易展开,所以我们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条思路。当然……”
她笑了起来,盯着哈维真诚地恭维道,“现在我们已经并不缺少权威的说客人选了。”
哈维欠了欠身,表达了自己的谦虚之意,“随时为你效劳,亲爱的,你只需要开给我一张名单就够了。”
珍妮张开口,就要答应哈维这合理的要求,但切萨雷忽然转过头看了她一眼,这让她有了瞬间的迟疑——而一旦燃起警觉,她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哈维要的这张名单上,写的肯定都是那些可攻略但尚未被攻克的对象,而西德尼交好的对象终究是有数的,只要他拿到了这张名单,再做一下排除法,已经确认被攻略的人名不就已经是呼之欲出了?这个老家伙,为了确保自己的垄断地位,已经是算计到这个地步了……
“让我们先想想别的办法吧,”她圆滑地说,冲着哈维露出了真心实意的商业笑容,“要知道,你可是计件收费,哈维,而我们已经在冲奥公关费上投入太多了。”
“以《梦露》现在的票房来说,再多也不可能造成亏损。”哈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穷追猛打,当然也更没有丝毫的困窘之意,即使他下的套子刚被珍妮识破,“另外,我们可以拿来宣传的第三个点,当然是你和西德尼的新老传承,我很纳闷你之前为什么没想到这一招,毕竟——你们在去年的奥斯卡舞台上可是感动了不少人,今年他又刚刚去世——虽然有些过分煽情,评委们就是喜欢这种情节,我敢说,即使是西德尼亲自带你去拜票,你拿到的人情票也不会比现在更多,只要抓住这一点大肆宣传——在采访中说说你和西德尼的故事,你为什么非得在今年拿到奥斯卡?‘因为这是送给西德尼最好的临别礼物’——”
注意到珍妮的表情变化,他停了下来,失笑地说,“噢,珍妮,别告诉我,今年你争取奥斯卡的时候,真的没有想过这个奖会让西德尼为你骄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