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师兄当上举人之后入国子监上学。 没了师兄在跟前,小家伙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浮 (3 / 6)

        这二太太一年前不就是死了一个儿子吗,说不准就是那个哥儿投胎回来……

        幸亏小家伙没听到,不然定会直呼,人均蒲松龄……

        当然,说不准在蒲松龄写的故事中,就有一个是这时候传下来的流言。

        扯远了,咱们回说荣国府。

        据说老太太得知自己多了一个衔玉的孙子,那叫个欢喜啊,当场赏满府一个月月钱,施粥三天。

        施粥既是喜事又是对外的面子工程,府里就把此事交给了赖大来处理。

        这施粥的学问大着呢。既然是老爹来处理,周严就想着跟学习一下。

        施粥要用什么米?一天要多少量,在哪里施粥?施粥给什么人?

        要是粥没了,却还有好多人等着不走怎么办?

        这些都是个问题,也是周严想知道的。

        施粥的地方是在西门外,城外地势开阔,够人们排队。城门五百米处就是衙役所,有什么问题时也够及时过来。

        施粥的米是去年的旧米加粗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