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几乎是在周围人动身的一瞬间就抱住了刘月娥的腿,这动作做起来相当的没气势,但王青在自己身高的威胁下做得很自然。有腕上的绳子在,王青倒不是担心她被人流冲散了,而是有些怕发生踩踏事故。不知道王学文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个,扛起王青就迅速退出了人群站立的地方,直奔不远处的几家小吃摊。
王青虽然不忍心让亲爹长时间抱着自己,但看到的比赛场面也不少,所以在一家人讨论哪个船队划出来的水花最好看、哪个船队跟着喊口号的人动作堪称整齐划一的时候,她也能跟着说两句。这时候就能看出刘月娥和王学文的不同了,相比比赛结果,刘月娥明显更关注哪条龙舟装饰得更有气势、划出的水花更好看一点;而王学文则是完完全全的结果导向,对最终获胜的船队赞不绝口,就连相比别的龙舟来讲稍微有些逊色的龙舟内的布置,在最终获胜的光环下,在王学文的嘴里都变成了“赢了就行,弄那些花里胡哨的做什么?”
“穿蓝的船队最厉害。”显然,今天的赛龙舟吸引了不少原本并不住在县城里的人过来观看。王青在卖馄炖的小摊子上坐下时,还能听到隔壁桌在讨论今天的比赛。隔壁桌的男孩子大概比他还要大一点点,嘴里发出“咻咻”的声音,看得出来,这会儿兴致正高,一边说话一边比划着划船的动作。
他说的穿蓝的船队正是今天夺冠的船队,据说是在京城里给贵人们都做过表演的。话说,王青看第一场比赛的时候,其实是有些失望的。因为那支船队的龙舟在装饰上真的不如本县大户赞助的那几支船队。不过,那龙舟一旦动起来,光看船夫的动作,确实是从京里出来的那支船队整齐很多。大概也是因为这个,那船队才能在今天的比赛里顺利夺冠吧。
觉得已经夺冠的船队最厉害的人其实不算难得,但毕竟有人和自己想法一样,于是王学文偏头看去,就见隔壁桌那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的男人揉了揉孩子的脑袋,叫他小声一点。
王青扭头想看看这家的小二什么时候过来,就见那男人身边的女人掏出帕子来给正在说话的男孩擦汗,看起来是相当和睦的一家三口。
既然坐在馄饨摊上,王学文本来也没指望周围能有多么安静。见男人好像因为儿子声音太大,有些不好意思,诧异的挑了挑眉,冲着那一桌点点头,并附赠一个微笑,主动搭话道,“兄弟也是刚刚带着娘子和孩子一起看过赛龙舟吗?”
“是啊,”男人瞥了一眼还在座位周围撒欢儿的儿子,微微笑道,“这小子嚷嚷着今年想要看赛龙舟,左右家里无事,这边离家里又不远,我就带他过来了。”
“听这意思,老兄是县里人啊。”王学文笑着将凳子往里面拽了拽。两张桌子中间的空地原本就不大,这会儿王学文把凳子往过一拽,更是看着要挨上了。
那男人摆摆手,“家不在县里,不过在县里混口饭吃。”
说话间,两桌的馄饨已经端上来了,王青这一桌要了三碗馄饨和一个空碗,刘月娥很自然地将其中一碗大概按照四六的比例分了,多的那份给王青,少的那份放在了板儿面前。
王青看着那被分好的馄饨,对还在给隔壁桌摆馄饨的摊主大婶卖了个萌,“婶婶能给我们多舀一勺汤么?”她指着自己和板儿面前的碗,视线微微放低,像是有些不好意思似的。
大婶答应得倒是很爽快,不一会儿就用瓢舀了一勺馄饨汤过来给王青和板儿的碗里分别加了一些。王青习惯性地道谢,思绪却在隔壁桌的三碗馄饨上停了一小会儿。
王学文对隔壁桌小男孩很喜欢的样子,“这小子嘴挺壮啊!”十多岁的年纪,一个人能吃成人份的馄饨,“看来以后的个子矮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