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郎意有所指道,

        乱世出英雄,这是对三国最好的诠释,在哪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有太多的人在整个历史长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宁我负人,休教人负我”的曹操麾下文臣猛将如云,很多人如同流星一般耀眼夺目,可默默撑起整个魏军的还是那个安静的文士,曹操也曾坦言“吾之子房”,打仗打的本来就是国力,说起来如果没有荀彧这人,如何供应得了魏军南征北战?

        其实在徐闲的眼中荀彧是个很不一样的人,

        荀彧与其说是魏国的谋士,

        不如说是大汉最后一个臣子,

        以及,曹操最后一个合伙人。

        后世苏轼曾如是说:

        “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

        “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无独有偶,

        中范晔有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