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而言,像这样的文章,可分为圣人语录,作经书传下后世,千秋百代,永不凋零,是乃文宗圣法,胜过万千修行秘道。”
“圣人传经书、大儒写真言、书生写字义。”
“虽无所悟,即便文章繁华盖天下之绝,却自然空灵万分,亦然是无功而已。”
“书生必然要读天下书,行天下路,悟天下理之后,写得字义、事实之后,才可以传下真言。”
“比如,你作下一诗词,虽惊觉天下,名冠一时,但不过是无病呻吟,强作虚假,于你而言,此只是传世字义。能留名于世,却无法证得自身浩然之气。”
“反而可能后来者,复读你所作诗词时,一篇诗文经义,如久旱逢雨,自得破境,虽无名气传世,却自得浩然在心。”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未必属于己,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些话,你以后便可好好体会了。”
陆成听了,倒是十分认同,就像前世一样,有些歌的原创者,可能还唱不出那首歌的灵魂,而那些歌,仿若天生已成,就是在等待着它的有缘人,再赋予它灵魂。
作一个类比,写出好诗词的人,未必能够将其转化成真言,但是有悟性的人,却是可以将其转化成真言,
自身与世界,与天地大道、与浩然接轨的真言,沟通的渠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